查看原文
其他

【腾冲】笔峰霁雪 古道雄风(徒步南方丝绸古道)

保山文旅 2022-07-24

文:杨家寿

(杨耿耿摄)

(杨家寿摄)

春日,万物复苏,老树嫩芽,小草尖尖。在略带凉意的春风里,高黎贡山的泥土散发着醉人的芬芳。为领略高黎贡山的古道雄风,在友人的邀约下徒步南方丝绸古道。古道多以人工开凿,地势险要,在高山陡坡密林中曲折穿行。古道用卵石或乱石紧密铺筑而成,图案有序,石条砌边,块石设阶,遇溪有石桥或简易木桥相连。由于古道路窄坡陡,长期人行马走,路面上留下许多深浅不同的马蹄印痕。古道两侧,古树屹立,空谷传音,浓林密布,杜鹃盛开,流水潺潺,鸟语花香,风景幽静,景色绝佳,契合着“世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杨耿耿摄)

(悠云摄)

高黎贡山古道,穿朝贯代之道。曾经是古代西南土著民族大迁徙的通道;是千年商业贸易往来的“蜀身毒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古人出入腾冲运往行来之途的必经之道;是“古代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传统古道,山花烂漫,云集了历史人脉与自然奇观,为边地腾冲创造了繁华与辉煌的历史。

(周永沛摄)

(周永沛摄)

跋涉在千年古道上,古人的脚印早已不见踪迹,但那深深的马蹄印痕诉说着古道当年的热闹。太平铺斑驳遗址上的哨楼、兵房、卡房、烽火台,为永昌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善的古道关隘邮驿设施之一。在老去的光阴中,依稀见到似曾相识的场景,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在永昌翻越高黎贡山到腾冲的官道上,行走着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徐霞客)。老人在游记中记述道:“于是西下峡,稍新而南,即西上穿峡逾脊、共五里,度南横之脊,有村庐,是为新安哨。由哨南复西转,或过山脊,或蹈岭峡,屡上屡下,十里,为太平哨”。太平铺,老人入腾时称“太平哨”,是腾冲古代重要的七铺之一,它位于高黎贡山主脉西侧,处在分水岭古道的重要接点上。

(杨家寿摄)

(杨家寿摄)

“匹马来天上,崔嵬势雄哉!群峰当户合,一长自天开。野屋临溪水,空山老栋材。前途真艰险,处处白云堆。在太平铺烽火台前,仿佛听到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郎读着《滇西兵务要界图注》:“太平铺,距分水岭二十里,旧设行台。自红木树来此,均在万山顶上行,山势峥嵘磅礴。有时群峰乍露,如新笋怒生;有时主峰迎面,如大将登台;有时云喷五色,自马头而起,有时日光正红,而足下少铺黑云,风雨声己响彻林谷。山中猿猴,百千成群,乍睛乍雨之际,猿啸之声,山谷皆应。而鹿、熊、獐、麂、羚羊、野猪、锦鸡、鹦鹉之类,随在而有;古木苍藤、奇花怪草,触木皆是,真极观边。内地人其能梦想得到耶?所过民居,以木为墙,树皮为瓦,古致离落,屋中火炉,常生不灭。……别署曰,‘高黎贡山人’,盖欲将来筑室山中,作归隐之计耳。”

(杨家寿摄)

(杨耿耿摄)

沿太平铺古道向山腹行走,途经风吹坝古道,该段古道形成于西汉时期三国诸葛亮南征之际,元初设为驿道后,铺筑为石板路。至清代道光年间驿道改走大风口,黄竹园后被废弃。翻越风吹坝古道后,经三座古碳窑前行。古碳窑为明代所建,因附近有烧炭较好的原材料栎木,就地取材。所烧之碳供给太平铺和黄竹园铺的官军商旅驱寒之用。沿古碳窑向上行走,到达黄竹园古石灰窑遗址,古石灰窑创建于明代,因附近有大量的天然石灰岩山崖,就地取材。历经明、清、民国、共和四朝,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废弃。

(杨家寿摄)

(悠云摄)

踏上远离尘嚣,秀美独特,东起大风口,西接太平铺,长约5公里,以石块铺筑,宽2—3米的黄竹园古道后,依稀可见黄竹园马站遗址,房屋基址3座,马站依地形坐东向西,临古道而建,呈两横一纵布局。该马站最早建于清道光年间,黄竹园古道开通后,至民国十一年古道改走小平河后被废弃,该马站前后沿用约80年。从马站出发,到达林秀水美,山高谷深的黄竹园铺,你会被这里的“雄、奇、险、秀、幽”特色风景所震撼。黄竹园铺,因其地产黄竹而得名,历为腾冲、保山分水要隘。清雍正年间,保腾驿道自太平铺向北改道至分水岭东下潞江象脖子、禾木树,乃于择址设卡,驻铺兵10余人防守。铺址依山临路而建,设施包括兵房、岗亭、碉楼和烽火台四个部分。民国初年,驿道改从黄竹园以东大风口转西北经小平河、大蒿坪通行后,该塘铺随之被废。

(悠云摄)

(杨家寿摄)

在淡雅而含蓄的风景中离开黄竹园铺,用平常心来细细观赏神秘之地风口。在风口,你可能一脚踏在印度洋板块上,另一脚已跨入太平洋板块,成为脚踏两大板块的巨人。风口立有一块大碑,为民国二年李根源先生所刊立,碑文为云南著名政治家赵藩所赠李根源诗三首。诗文紧密结合辛亥革命腾越首义的时政所作,是研究辛亥腾越首义乃至辛亥革命和丝路古道文化不可多得的具有重要价值的碑刻。一条古道,将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紧密联结在一起,沟通了印巴文明和中原文明,孕育了腾越“六大文化”的诞生。

(悠云摄)

(杨耿耿摄)

“烘来夕照,架拟珊瑚,衬以朝霞,屏开锦绣,信是天工之点染。”一重山一个世界,一道弯一个乾坤。离开风口,一路西下,踏上大风口西坡古道的石板路,进入万亩映山红花海。置身在映山红的世界里,带给你的是一种振撼,粗壮的枝杆,历乱交错,抱团结丛,数米之高,独树成林,单株成景,血红的花朵点燃着生命的烈焰。满山遍野的映山红,似春天的音符,弥漫着淡淡的幽香;甜甜的花瓣映红了天空,醉倒了夕阳。她虽没有牡丹名贵,没有荷花儒雅,也没有水仙娇嫩,平淡的生长在高黎贡山上,却不因无人欣赏而不灿烂,也不因冷风夜雨而伤感;她的绚丽只为春天的生命而灿烂,她的凋谢,只为等待下一个春天。随风摇曳的映山红,隔离了尘世的纷扰,让世界显得静谧、清幽和净洁。

(杨耿耿摄)

(悠云摄)

人们常说:山水相依。走出万亩映山红花海,眼前一亮,出现三两百亩的山间盆地草甸。草甸五彩斑斓,金黄柔软的草甸将整个盆地铺得满满的,厚厚的,任你在上面翻滚嬉戏。凝望这块枯黄即将又长新草的草甸,凄近原本不同品种的植被,条块分明,颜色不同;底色为枯黄的甸草,紫色是山香菜,白色是火草花,褐色的是蕨类,在蓝天、白云、花海、古道的衬托下,另是一番美景。与草甸相连的是百亩小坪河高原湿地。在湿地上行走,只听脚下发出“唧、唧”的声音。关于小坪河,李根源先生有所记述:“小坪河,腾越厅辖,距老寨25里,山势陡绝,崎岖难行。气候寒,漫山老木著苔衣,饶有古趣。藤竹最多。十户,客店六家,能容一营住宿,并兼售午膳。”置身草甸、湿地,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和神奇的魅力。

(杨家寿摄)

(杨家寿摄)

过草甸,走湿地,踏上大风口西坡古道。古道最早形成于清末,系由民间商旅为抄原黄竹园古道近路而开辟。为保腾古道南践晚期段翻越高黎贡山的主要线路之一。民国十一年(1922年),腾冲商会出资扩建,请英国工程师测量设立里程碑。至1952年腾保公路通车后废弃。线路东起高黎贡山大风口,向西北过小平河。转南经三岔洼,二台平,长约20公里。部分地段保存有英国人刻立的里程桩。徒步古道,古老的驿路、村落、驿站、哨楼、兵房、卡房、烽火台以及那些残垣断壁,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从历史中走来之感。这种感觉,凝结成一种追忆,风干成一种向往,她告诉人们百年很短,千年不长。

(悠云摄)

(杨家寿摄)



实习编辑:韩承男

编        辑:李蓝儿

责任编辑:杨佳辉

该文由保山市旅发委官方微信账号发送,请关注保山旅游微信账号。如需转载,请于本平台发出48小时后转载。


如何联系我们?

  网站:http://www.ynbaoshan.travel

  电话:0875-2161691

  投稿邮箱:396283285@qq.com

  微信公众号:baoshan_travel

  管理员微信号:lxh521yy

关于投稿奖励?

1、要求投稿信息和图片都为原创首发(转帖或者抄袭不予奖励),内容涉及的一切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概与保山市旅发委无关;

2 、稿件一经采用,每篇稿费100元,请投稿者务必留下联系方式;

3、保山市旅发委具有最终解释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